“立德树人”的内涵辨析与新时代要义

作者:黄月细 聂英华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揭示和高度概括。从整体性与基础性相统一的角度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握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要义,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维度的道德要求和“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深刻认识“立德树人”内涵和本质的内在要求,对促进新时代高校承担这一崇高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立德树人”指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3]“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民族复兴大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今日之青年就是明日之栋梁,国家民族的未来总有一天会托付到今天的青年手中,因而,青年有什么样的理想、本领和担当,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青年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把青年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任何时代的有识之士和杰出领袖的共识。早在上世纪初,面对任人宰割、积贫积弱的中国,梁启超为了激起青少年的斗志,就曾在《中国少年说》中发出过振聋发聩的声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14]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青年是否能具备“四有”,关乎改革开放的成败。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1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2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41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