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的内涵辨析与新时代要义
作者:黄月细 聂英华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刻揭示和高度概括。从整体性与基础性相统一的角度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握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要义,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维度的道德要求和“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深刻认识“立德树人”内涵和本质的内在要求,对促进新时代高校承担这一崇高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整体性内涵与基础性内涵辨析
从本质上看,“立德树人”实际上是教育永恒的使命与责任,只是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和不同的时代,根据不同需要和特点会形成不同的表达。我国学者肖川认为:“没有使命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和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1]显而易见,“立德树人”正是赋予了教育以灵魂,使教育成为一种充满人性的、理想的、有温度的特殊人类实践活动,明确表达了教育追求和价值目标,直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因此,“立德树人”也是教育的实质,对“立德树人”内涵的全面了解是搞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立德树人”的整体性内涵
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虽然在“德”的规范和“人”的界定上会有所不同,但古今中外无不以此为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家们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古希腊先哲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德有才的治国人才,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表达知识与美德、智育与德育不可分离的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教育体系则表达了要保证德智体都极为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的教育理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而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教育思想始终深受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近代以来,虽然强调分科和分阶段的教育体制,但在教育的目的和学科门类的合作上,都以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完整的人”等为追求,强调德智体美诸育并举等教育方法。因此,虽然西方教育史上并没有“立德树人”的明确提法,但是对教育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强调是一致的,强调通过德智体美诸育并举来培养自由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或“完整的人”。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