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国际比较与深圳经验*

作者:陈庭翰 谢志岿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后发地区具有后发优势,但是日本、香港与拉美地区后发追赶效率的迥异说明技术创新和产业关联发展对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起到了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有效推进,这在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阶段与就业结构上显著表现了出来。究其原因,是深圳实现了全产业链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态演进,通过产业政策与营商环境优化建构了有效的制度创新,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促发展,并通过独特的本土创新文化推高了创新效能,是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关联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典型案例。不过,产业结构不合理与金融房地产过热等不良问题也相继出现。深圳应加大工业领域投入、优化服务业规划、坚持“制造业立市”和“科技立市”理念,遏制“产业空心化”趋势,保护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四)独特的本地创新文化与理念推高创新效能

社会文化价值与创新主体意愿塑造了地区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产业创新领域获得不竭动力的理念基础。对于深圳而言,市场环境下全国移民资源与本地资源的多寡结合形成了基于产业链联系的社会网络连结模式,即以企业作为推动创新的主体,从而创造了深圳独特的创新文化:来自五湖四海的、具有强烈拓荒精神的科技人才与移民企业家来到深圳后,盼望通过敢闯敢试行为获取高回报率来实现创业成功,而创新是在深圳发展初期寻找新发展路径的关键。 [20]又因为产业链是社会主要的连接工具,也是整合来自全国的各领域创业人才资源的工具,因而深圳的创新行为必然高度关注从体系层面展开产业合作,寻求行业突破,这就形成了全周期高研发投入、体系学习与破坏性创新这三大特征。全周期高研发投入是指深圳科技企业在创业之初就普遍采取了高研发投入的财务结构。例如,2008年,规模尚小的民营企业中兴通讯将十分之一的总收入投入到研发领域,研发经费超过国内所有其他所有制背景的大型企业,居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之首,最终凭借高研发投入获得了大量技术专利;体系学习是指深圳企业倾向于对整条生产线系统知识进行学习,或借助中小企业集群的多学习主体形成体系性的学习。例如比亚迪在20世纪末对日本电池技术与设备进行“拆解改装”和“逆向开发”,以模仿手段学习技术与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电池生产线,并将此模式应用于构建汽车生产链;破坏性创新是指以破坏打击方式在技术结构、技术功能、商业模式上实现体系创新,做到绕开技术壁垒,实现组织柔性,又能满足国内市场特定阶段下国内消费者“足够好的”的要求,实现对国内中低端市场需求的占领。例如深圳山寨手机企业瞄准“金字塔底层市场”展开技术与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成功绕过国际大厂技术壁垒,对国内二、三线城市实现市场占有。 [21]实际上,重视体系的创新思路使深圳企业偏向构建新标准来替代旧标准,因而这种创新理念实际上为中小企业集群下深圳本地价值链治理中“可标准性拓展”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基础,是价值链治理的重要一环。

随着技术积累,破坏性创新所累积的市场势力和技术沉淀提供了基础。敢闯的本地创新文化激发了深圳企业家破除低端锁定,进入国际市场中上游的决心。同样是以体系为切入点探索多点开花的自主创新。华为打造从网络交换机、计算芯片、整机消费类电子产品再到下一代通信技术的电子信息体系,康佳布局彩电、冰箱、家用电器再到智能家电的家庭解决方案体系,腾讯建立了从网络通讯到文化创意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换句话说,深圳企业在全产业链上寻找创新点,上游推进技术研发,中游推进企业供应网络合作,下游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使创新能够构建出完整生态圈,自成体系突破西方的价值链低端锁定。由于重视体系创新,每个企业都在布局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因而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重视技术转化能力的操作过程中,随着市场需求结构走向高级化,企业创新行为的结果也必然是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正如华为逐渐将电子信息业务向云储存、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等新一代信息服务业领域拓展。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