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国际比较与深圳经验*

作者:陈庭翰 谢志岿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后发地区具有后发优势,但是日本、香港与拉美地区后发追赶效率的迥异说明技术创新和产业关联发展对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起到了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有效推进,这在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阶段与就业结构上显著表现了出来。究其原因,是深圳实现了全产业链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态演进,通过产业政策与营商环境优化建构了有效的制度创新,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促发展,并通过独特的本土创新文化推高了创新效能,是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关联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典型案例。不过,产业结构不合理与金融房地产过热等不良问题也相继出现。深圳应加大工业领域投入、优化服务业规划、坚持“制造业立市”和“科技立市”理念,遏制“产业空心化”趋势,保护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后发地区产业演进的主要模式分析

全世界后发地区的典型模式可以被分为日本、香港与拉美模式。日本后发追赶最为成功,香港后发追赶获得阶段性成功,拉美追赶则未获得成功。三者之间后发追赶效果的差别主要来自于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产业关联发展、技术创新资源积累、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形成和建构效率。简而言之,实现技术的持续创新与产业关联发展,是后发地区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核心。

(一)日本模式

日本的追赶战略是二战以来后发国家实现追赶的最为成功的案例,帮助日本由一个边缘国家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并至今在电子、机械制造、重化工业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日本成功的特征在于政府的有效干预和产业部门战略规划皆以技术引进与模仿效率为核心,最大限度保障发达国家技术的转移与吸收,并在吸收过程中确立自身差异化优势,为日后立足全球市场做长期谋划。日本政府的市场干预政策体系具有清晰的施行逻辑,且皆以促进技术引进为要旨。首先,日本政府将“贸易立国”战略作为技术引进的敲门砖,推动贸易出口获取外汇作为引进技术的资本基础;其次,日本政府推行金融统制政策,确立外汇储备并向产业部门有效输出,支持后者展开大规模技术引进;最后,日本政府确立了以重化工业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为关键产业部门提供技术引进的技术便利。 [7]日本企业则由于以传统财阀为主要组织形式,具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应对战后市场化改革,其以技术引进为核心的企业战略安排呈现出承前启后的战略一贯性。

日本的技术引进遵循两个融合的原则,分别是西方技术引入和自身差异化定义之间的融合和西方企业管理理念的引入与日本传统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前者主要体现在西方技术与日本“轻薄短小”产品设计风格搭配形成了日本式制造品,并成为日本企业应对石油危机的杀手锏;后者主要体现在西方现代化工业生产线模式与日本财阀文化的外部合作内部化的集团化构架搭配形成了日本式的精益制造体系与垂直统合企业管理模式,为之后的高技术精益化生产方式提供组织基础。以上的战略安排实现了惊人的技术引进效率,在战后的20年里,日本节省了百分之九十的研发费用与三分之二的研发时间,获得了发达国家耗费高达约2000亿美元的技术,并成功将这些技术改造运用于日本理念的商品研发设计,成功使产业结构整体攀升至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8]之后,日本开始实施“雁行模式”,对东亚其他后发国家进行主动式的产业转移与技术转让,构筑产业链低端陷阱,形成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产业价值链。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