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特区经济结构变化对广东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作者:杨新洪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地市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华侨众多的地理人脉优势,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经济特区。三个经济特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和常住人口等统计数据显示,经济特区建立40年(1980—2019年)来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和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外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发展差距缩小、人口规模及素质的大幅提高等,都成为了当地乃至全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经济特区也面临如何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挑战,这对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推动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建设、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地探索发展道路,这也将为广东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进出口完成从规模到质量的跨越。自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充分发挥对外窗口的功能,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经济特区出口由1979年的2.12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728.4亿美元,年均增长19.6%(见表6)。1980—1992年,深圳依靠毗邻香港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汕头凭借华侨华人众多的优势,吸引国外投资,拓宽进出口市场;珠海邻近澳门,对外贸易频繁。这一时期,经济特区进出口以低端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年均增长高达38.4%。1992-2012年,随着深圳承接香港国际产业转移,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进出口是1992年的19.8倍,出口年均增长17.1%。澳门经济体量小,对珠海经济辐射有限,珠海进出口规模小,2012年珠海进出口不到深圳的10%,但增速较高,1992—2012年出口年均增长17.8%。汕头由于地理位置、营商环境等自身发展因素影响,进出口逐渐减少,更多开发国内市场。2012年,汕头进出口是1995年的2倍,1992—2012年出口年均增长8.5%。2013年以后,国际贸易环境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特区进出口增速放缓,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外贸进出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19年,特区进出口总额年均下降1.1%,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image.png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