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两种代表模式及其比较分析—以北京市东城区与广东省深圳市为案例*

作者:张彰  2021-08-10 11:25  新传播    【字号:  

网格化管理作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是推进全民共建共享、推动社会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抓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得到充分发展,相关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本文选取了其中两种有代表性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东城模式与深圳模式,综合运用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在目标建构、运行方式、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审视,并基于此对于网格化管理的制度逻辑、存在问题及可能前景进行探究,以期探索完善网格化管理的思路与方向。


2.两地网格的管理工作人员构成不同  北京市东城区为每个网格配备了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网格消防员等7类管理人员,还根据网格不同特点,整合社保、工青妇、统战、社会组织等特色力量进到网格。[19]相对而言,深圳市的网格人员配备比较简单。如南山区是“一格三员”,分别为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和网格监督员,而龙岗区则是“一人一格”的管理模式。

3.两地推进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不同  北京市继全面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改革以来,街乡被赋予了三大职权—对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建议权、对辖区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综合性事项统筹协调和督办权、对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工作情况考核评价权。北京市东城区在推进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侧重依靠街道乡镇的“赋权、下沉、增效”来提升管理绩效。深圳市倾向于利用技术优势,依托“织网工程”提升“中心—分中心”管控指挥体系的智慧化水平,侧重发挥管控指挥中心的作用。如深圳市宝安区“大巡查—大智慧—大执法”的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中,区管控指挥中心和街道管控指挥分中心发挥着中枢作用。

截至2016年底,全国社区(村)网格化覆盖率达到93%。[20]在当前“晋升锦标赛”模式之下,地方政府间引入了竞争机制,官员的政治生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21]由此各地在社会管理创新上竞相尝试,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创造性地展开网格化管理实践,催生出不同细节上增量改革的变动组合。例如,相较于“东城模式”突出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动员能力建设,“深圳模式”则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市级层面的“织网工程”建设,区级层面的“罗湖社区家园网”、福田区“智慧福田”APP、南山区“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充分体现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管理。但总体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管理模式处在总体性社会管理向政府主导的多元社会主体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这些地方模式虽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但又都未偏离总体性社会管理模式太远。


[19]许兰,吴庆敏:《东城网格化智慧城市的雏形》。

[20]熊丰:《社会综合治理专访网格化服务管理精准之路》,新华网,2017年9月19日,

[2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17年第7期。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