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勒东“娜嘉”形象的虚构、真实与文学史传统

作者:耿波 张安琪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娜嘉”是谁?这构成了《娜嘉》这部作品的核心问题。“娜嘉”有三重存在:在文学作品中,她是形象模糊、言语错乱的形象;在传记中,她是出没无常、社会地位模糊的“雷奥娜”,而在整个法国20世纪的社会大环境中,“娜嘉”又是一批处于劳动边缘、无所事事的女性们。“娜嘉”的三重存在,都以“非现实性”为共同点。通过“娜嘉”,超现实主义表明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基本态度。


一、文学文本中的“娜嘉”

“我想问她一个可以概括所有其他问题的问题,一个也许只有我能问的问题,但至少这一回,问题碰上了一个够得上它的高度的回答:‘您是谁?’她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我是游荡的灵魂’。”[1]娜嘉是谁?娜嘉这一形象始终笼罩在神秘的氛围中,布勒东在对她的直接描述上可谓惜墨如金,致使读者仅能从关于娜嘉外貌的模糊而抽象的只言片语里想象出她是一个美丽、瘦削、落魄的金发或黑发姑娘。在《娜嘉》这部作品中,布勒东首先向我们呈现了“文本”中的“娜嘉”的如下特征:

第一、模糊抽象的外在形象,其首先通过三次“我”的观察得以展现。表面上作者3次对娜嘉的外貌进行描写,但读者无法确认娜嘉形象的完整性。3次直接描写不仅没有准确勾勒娜嘉的外在特征,而且彼此冲突、抵消,使形象变得破碎、矛盾、模糊。随着“我”与娜嘉交往的不断加深,娜嘉的整体形象随着其身世和遭遇的展开而变得丰满起来,而外在形象却从具象走向了抽象,起初的视觉性描述被意象性描写所替代。

10月7日,娜嘉经济之困窘甚至即将到了出卖肉体的地步,于是“我”提出借给娜嘉五百法郎,并带着尊敬亲吻了娜嘉非常美丽的牙齿,“她的牙齿相当于圣体”。再后来写道,“我见过她蕨菜般的眼睛在清晨睁开”,并附上了娜嘉眼睛的蒙太奇照片。为什么作者不愿详细描述或至少前后一致地描述女主人公?作者在文中几次提到的戏剧形象也许可以说明这一问题。从一开始“我”对娜嘉眼睛的注视,就引发了对一个戏剧形象的联想,即小说第一部分提到的女演员布朗什·戴瓦尔在《女精神病人》一剧中扮演的凶手索朗日。索朗日在剧中是一位极具诱惑力的女性,“是金黄色头发,还是棕色,我不知道。很年轻。眼睛非常美,眼中带着慵懒、绝望、细腻和残忍。很瘦,穿得很简洁,深色裙子,黑色丝袜。而且带有我们尤其喜欢的那么一丝‘失去了社会地位’的神态。”[2]“我”一看到娜嘉的眼睛就对比了两者的不同,戴瓦尔违背表演需要没有在眼部做任何修饰,而娜嘉却化着只有舞台剧演员才化的夸张妆容。通过眼睛的对比描写,娜嘉的形象和索朗日的形象发生了某种重叠和对映。娜嘉前后反差巨大的外形可能是混乱矛盾的生活状态的表现,而与索朗日的肖似体现了她本身存在的戏剧性和不真实感。这段自由联想看似闲笔,但成为娜嘉形象得以显现的关键。布勒东补充说,也许这种唱反调,即在日常生活中以戏剧性的面目出现,才让“我”觉得有价值,也就是说娜嘉以其外在形象的差异性获得被观看的价值,并得以进入作者的视线。


[1][2][法]安德烈·布勒东:《娜嘉》,董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第86页,第61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