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作者:付钊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从社会管理迈向社会治理,是党和国家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结构、人民生活方式及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而对社会建设做出的重要决策。制度性道德助人实践活动的社会工作以其价值性在推动服务型社会治理格局构建中独树一帜。明晰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天然优势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推动社会工作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从健全社会工作制度保障、强化社会工作专业本性、培育专业社会治理力量、增强公益服务品牌意识和深化社区治理服务实践等方面入手来提升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推动社会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参与社会治理。
(四)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其一,专业要求的独立性与合理性。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在其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符合社会价值观的要求并受到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西方社会工作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可以独立运行而超越国家体制和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中国社会和政府的全力支持,受政府体制影响,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政府命令和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保证基本需求满足。而在此所讲的独立性特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技巧和手段的独立性。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其独立性的基础,富有价值感的知识体系、服务理念、助人目标、专业技能等是社会工作独立性的重要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和理念独立于社会治理的主客体之外,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社会政策等技巧在解决基层社会问题上的针对性、价值性、专业性更匹配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要求。
其二,理念目标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处理人的基本问题的道德实践,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充分考虑服务对象价值的独特和人格的平等,帮助有需要的人摆脱困苦,维持基本生活能力,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基础上实现人的增能,进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社会治理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为落脚点,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在平等互助、协商合作和共治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有序、良性互动的发展[14],其基本理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倡导公平正义、改善基本民生、增进社会和谐。由此而言,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目标与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