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波动

作者:屠新曙 于培云  2022-04-27 15:52  新传播    【字号:  

如何抑制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键问题。而熔断机制作为股票市场的价格稳定制度之一,已有研究对其利弊效应却一直颇有争议。中国证监会于2016年1月1日起在A股市场实行指数熔断机制,但该制度仅实施4天便因频繁触发阈值而被叫停。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估熔断机制的政策效应及其失灵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5年12月4日至2016年2月4日的中国股市交易数据,使用市盈率、流通市值加权换手率、融资买入额占比和上涨下跌家数比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造日频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并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探究熔断机制实施前后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熔断机制实施后,投资者情绪明显悲观且波动加剧,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投资者情绪变动是市场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熔断机制可以作用于投资者情绪,进而对市场波动性产生影响;第二,股指期货交易、沪港通资金净流入和融券交易总体能够缓解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研究结论不仅对熔断机制的作用提供理论上的补充,还对完善中国股票市场交易制度、改进投资者结构和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image.png


五、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熔断机制、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考察了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波动的冲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一是熔断机制实施后,投资者情绪悲观,进一步加剧了股市波动。熔断机制积极效应的作用机理在于为投资者提供冷静期,利用交易暂停时间了解真实信息,同时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市场情绪,引导股票价格回归价值。然而,在A股市场触发熔断后,当局并未及时更新信息,投资者由于担心交易暂停后交易无法实现,产生大量卖单。当恢复交易后,如果继续熔断规则,投资者进一步恐慌性抛售,市场加剧下跌。如此,形成了“恐慌抛售——下跌——熔断”循环模式,熔断机制失灵。二是熔断机制实施后,股指期货交易、沪港通资金净流入和融券交易总体能够缓解股票市场剧烈波动,而融资交易对市场波动的作用不稳定。2015年股灾过后,中国监管机构对股指期货出台了各种限制政策,使得其功能有所减弱。尽管本文实证分析中,股指期货能够抑制股市波动,但作用效果却相当有限。融券交易可以提前释放投资者看空情绪,沪港通渠道资金能够为A股市场注入流动性,二者也均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但目前二者的规模有待提高。而融资盘面临巨大的平仓压力,其对股市波动性的作用不稳定。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