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家现代化*—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年发展回溯

作者:凌佳亨 喻修远 梁丽芝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存在双重意蕴,一是物质现代化,即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二是治理现代化,即国家能力、制度体系的现代化。理清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可以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生原由及发展历程中加以考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设立以来便天然承载了国家现代化的使命,其生成及发展同样存在现代化的双重意蕴,在物质经济与治理经验层面均促进了国家现代化要素的增长。作为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选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利用后发优势进行外来技术本土化的制度尝试,是地方经济适应型行政体制的局部探索,是经济特区成功经验下的制度推动,更是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理论下的产业承接与市场需要。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年来的发展进程中,衍化出了摸索发展、规范发展、高速发展、转型发展四个时期,并深刻蕴含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逻辑主线。


经济特区与国家级经开区定位相似、职能相近,在许多方面的发展经验都可以共享。在设立国家级经开区之初,国务院就指出:“国家级经开区可以参照特区的某些成功经验,逐步推行基建工程制改革、劳动用工合同制、干部招聘制、浮动工资制、各种管理责任制等。”[2]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制度探索的先行者,为制度尚未健全的国家级经开区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因此,这一时期的经开区发展总体上以学习、借鉴、模仿特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主,兼以结合地方实际,探索适应国家级经开区的特色发展模式。

经开区初创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其发展的第一步是引进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因此这一阶段的经开区职能重心以增量开发为主,着重引进外资、新型先进技术,着力实现经开区内部建设项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突破,对于外资质量、技术水平没有过高要求,是一种粗放型的引资引技发展模式。此外,从无到有的制度探索也决定了这一阶段国家级经开区的建设必然会存在混乱与低效的现象。实践表明,自1992年开始,国家级经开区低价竞争、滥占耕地、土地闲置等一系列顽症相继出现,被称为“圈地运动”的国家级经开区扩张也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在城郊结合处“肆虐”。与此同时,在大面积平整土地、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跟进,一些地区农业和农村似乎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大量失地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 [10]部分地区还出现私自设立经开区,违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乱象,极大损害了国家利益,经开区建设逐渐开始失控。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