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家现代化*—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年发展回溯

作者:凌佳亨 喻修远 梁丽芝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存在双重意蕴,一是物质现代化,即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二是治理现代化,即国家能力、制度体系的现代化。理清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可以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生原由及发展历程中加以考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设立以来便天然承载了国家现代化的使命,其生成及发展同样存在现代化的双重意蕴,在物质经济与治理经验层面均促进了国家现代化要素的增长。作为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选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利用后发优势进行外来技术本土化的制度尝试,是地方经济适应型行政体制的局部探索,是经济特区成功经验下的制度推动,更是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理论下的产业承接与市场需要。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年来的发展进程中,衍化出了摸索发展、规范发展、高速发展、转型发展四个时期,并深刻蕴含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逻辑主线。


1.生产总值

1994年,首轮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国家级经开区生产总值为320.8亿元。2004年,国家级经开区生产总值达6601.44亿元,为1994年的20.6倍。到2014年,该数据达76,545亿元,为2004年的11.6倍。2018年,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全年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102,000亿元,已是1994年总值的318倍。从生产总值来看,25年间实现了318倍的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

image.png

2.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是衡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985年,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全年工业总产值仅为0.91亿元。2013年,最后一轮国家级经开区工业总产值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工业总产值达178,694亿元,表明35年间生产力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image.png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