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家现代化*—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年发展回溯

作者:凌佳亨 喻修远 梁丽芝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存在双重意蕴,一是物质现代化,即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二是治理现代化,即国家能力、制度体系的现代化。理清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可以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生原由及发展历程中加以考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设立以来便天然承载了国家现代化的使命,其生成及发展同样存在现代化的双重意蕴,在物质经济与治理经验层面均促进了国家现代化要素的增长。作为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选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利用后发优势进行外来技术本土化的制度尝试,是地方经济适应型行政体制的局部探索,是经济特区成功经验下的制度推动,更是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理论下的产业承接与市场需要。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年来的发展进程中,衍化出了摸索发展、规范发展、高速发展、转型发展四个时期,并深刻蕴含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逻辑主线。


(四)国际分工下的产业承接与市场需要

国际分工理论强调不同国家间的生产要素优势,强调一国的生产要素通过全球化流动到其他国家,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我国对外开放宏观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生产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推进,作为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下游,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方面具有要素禀赋。国家级经开区是我国凭借这些要素禀赋参与“国际大循环”,吸引外来资本、进行产业承接而设立的地方特殊行政区划。正如帕拉格·康纳(P. Khanna)所说,“现在遍及几十个国家的经济特区也是自现代国家诞生以来对国家治理方式最重大的创新,这些经济特区不仅是本地发展之锚,也是融入全球体系的节点”。[6]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与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是中国经开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在驱动力。

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又正是独立封闭的国别经济走向合作共生的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关键转折时期,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还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之一,潜在消费需求巨大,是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理想输出地。自19世纪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就迫切渴望打开庞大的中国市场,直到中国加入WTO后,这一要求才获得了合法性的途径,国际对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在另一方面推动了经开区在的诞生。因此,可以说经开区的设立、扩张及发展也更是国际对中国国内市场需要的一种外在显现。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