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家现代化*—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年发展回溯

作者:凌佳亨 喻修远 梁丽芝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存在双重意蕴,一是物质现代化,即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二是治理现代化,即国家能力、制度体系的现代化。理清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可以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生原由及发展历程中加以考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设立以来便天然承载了国家现代化的使命,其生成及发展同样存在现代化的双重意蕴,在物质经济与治理经验层面均促进了国家现代化要素的增长。作为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选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利用后发优势进行外来技术本土化的制度尝试,是地方经济适应型行政体制的局部探索,是经济特区成功经验下的制度推动,更是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理论下的产业承接与市场需要。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年来的发展进程中,衍化出了摸索发展、规范发展、高速发展、转型发展四个时期,并深刻蕴含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逻辑主线。


一、现代化指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生原由

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伴随着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在迈向现代国家的进程中,国家能力化约为发展能力,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开启的系列制度变迁的进程中,并落地于以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对外开放体系之中。

一般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两种:其一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通过依靠自身资本原始积累实现经济增长、技术迭代,从而迈向现代化的方式,是一种内生型的现代化道路;其二是通过技术引进、资本引进,依托他国实现本国的现代化,属于外向型的现代化道路。对于欠发达国家而言,第二条道路无疑是低成本、高效益的较优选择,这也是我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而国家级经开区的设立正是这一现代化路径中的关键一步。早在1984年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曾提到:“发展对外经济,是解决我们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一条重要途径。”[2]20世纪80年代,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经济总量远远落后,技术上也存在代际差距,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并实现技术赶超是当时发展的中心任务,而改革开放便是这一现实背景下的政治决策。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制度尝试,在现代化视野下,其产生主要有四大背景:第一,力图运用欠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实行外来技术的本土化,初衷主要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制造业、扩大出口创汇、替代先进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第二,对地方经济适应型行政体制进行探索,找寻一种适合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型体制。第三,对特区成功经验的放大和推广,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开区是特区开放试验成功后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前进与深化,是改革开放系列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全球化与国际分工下的产业承接与市场需要,一方面旨在通过接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实现国内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回应了别国对开放中国市场的要求。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