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应用佛学思潮—从梁启超与章太炎佛学救世思想之比较视角

作者:方映灵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佛学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佛学救世是近代中国的一股思潮。本文选取梁启超、章太炎作为分析对象,试图通过对他们佛学救世思想的比较分析,揭示近代中国思想家如何从自身的思想背景和学术素养出发,选取与应用佛学。本文力图在分析过程中从更广泛的时空范围里去考察,将论题与弗兰西斯·培根、康德、桑塔耶那、马克斯·韦伯等近代西方相关思想家的思想相映照,希冀由此对整个近代中国应用佛学思潮,以及对梁启超章太炎佛学救世思想能有一个更清晰地把握和客观地评价。


章太炎所要倡建的宗教就是唯识教,他把唯识教看成是近代社会的救星。唯识宗的要旨在于讲“万法唯识”“心外无法”,认为万法都是阿赖耶识种子的显现,万法由心造,离开心便无万法可言。而讲“心外无法”的目的乃在于破除人们的法我二执,人们由于对法我的执著,不仅产生了许多烦恼悲哀,带来了人世间的种种罪恶与不幸;而且由于追求富贵利禄而变得怯懦畏葸。因此,要提倡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拯救社会,普渡众生,就必须破除人们的法我二执,讲法我性空。

因此,为了革命和救世,章太炎要提倡唯识教,破除由于法我二执产生的三重倒见:“此识是真,此我是幻,执此幻有以为本体,是第一倒见也。”“此心是真,此质是幻,执此幻者以为本体,是第二倒见也。”章太炎是明确的无神论者,因此,他也以这种法我二空理论作为反对有神论的工具,“此心是真,此神是幻,执此幻者以为本体,是第三倒见也。”(《建立宗教论》

章太炎借用唯识宗把一切有形的色相、无形的法尘,都判为是幻见幻想,并非实在真有,企图以此让革命党人破除法我二执,变得淡泊名利、勇猛无畏,这表面上看来似乎顺理成章。但深究下去,这其实蕴涵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因为,首先,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虚幻,那么革命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也是虚幻;而这世界既然都是幻见幻想,那么救世也无从谈起;“我”的一切都是幻有、我的献身也就毫无意义。依此类推,最后除了鼓吹“五无”(无政府、无部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走向彻底虚无主义,别的丝毫无可选择,但这无疑把救世变成了寂世。其次,他以“识有性空”否定一切外在人格神的存在,但其实他所持的理论—阿赖耶识“种子说”本身就是一种有神论,是一种灵魂说,以这种灵魂说去反对有神论,确立无神论,无异于缘木求鱼。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