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亚视域看郑成功形象的“中华”意识之争

作者:张崑将  2021-08-30 15:51  新传播    【字号:  

本文分析郑成功在东亚区域的多元历史形象,并扣紧这些形象本身所带有的“中华意识”之课题,折射出这个“中华意识”既复杂又富辩证性的论争现象。本文发现在日本意向中的郑成功形象,有两个不同阶段,其一是殖民台湾前的江户日本及明治中期,具有“大和魂”精神的日本武士男儿形象,另一则是殖民台湾后将“延平郡王祠”改为“开山神社”,想要移转“中华心”成为“大和魂”形象。本文最后在结论中,指出处于诡谲变化的东亚局势中,如何找出一条东亚共性的沟通联系纽带,可从郑成功这位特具“东亚性”的历史人物找到借镜之策。


以上郑成功在两岸或日韩不同的形象,均涉及“中华意识”的诠释辩证问题。本文研究指出,郑成功的“中华”意象,均呈现脉络性转换的不同诠释,各取所需,各立其义。事实证明,日本人可以在自己国内透过戏剧方式让郑成功轻易变成“日本将军”或“大和魂”,如江户时代及明治维新时代流行的日本式郑成功,但要将这套移转到台湾人的中华心身上,显然格格不入,郑成功终究只能是汉人眼中的中华心之形象,证明日人“去异求同”政策的失败。至于孙中山及革命派的郑成功形象之运用,堪称最为独特,也最为现代人所不能理解,那就是强调中日“同文同种”或“郑成功母亲为中国人而亡”,也就是正视郑成功的“非中非日、亦中亦日”的混种事实,希望中日携手合作,共抗西方帝国主义,建设亚洲新未来,这应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方式。可惜,日本人当时已经“脱亚入欧”,加入了帝国主义行列,若真能听进孙中山的期待,回到亚洲脉络下的日本,或许亚洲命运可以缩短被西方霸权主宰的时间。结果,因大和魂与中华心的持续对抗,中华心终究也保不住朝鲜,最后也让朝鲜既抛弃中华心,更痛恨大和魂,最后用自己的朝鲜魂加入西化的行列,导致东北亚国家至今依然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现状,西方势力仍然主宰着东亚。历史固然不能重来,但追求“亚洲是一体”,就是强调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孙中山及日本人当年共同的理念,事实也证明孙中山的王道和平理念绝对胜过日本当年的霸道专横方式。当今处于诡谲变化的东亚局势中,如何找出一条东亚共性的沟通联系扭带,也许可从郑成功这位特具“东亚性”的历史人物找到殷鉴之策。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