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亚儒家经典性之移动与经典诠释典范的转移

作者:黄俊杰  2021-08-12 17:59  新传播    【字号:  

本文探讨东亚儒家传统中的“经典性”,并分析儒家经典诠释典范之协商、转移、理论基础及其诠释策略。本文首先指出儒家传统所见的两种类型的“经典性”:“历史的经典性”与“文化的经典性”,并指出两种“经典性”均有其互相渗透性与可实践性。本文接着分析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史所见的两次典范大转移:第一次是从先秦、汉唐时代的“声训”典范,向南宋陈淳以降的“字义”典范的转移;第二次则是从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典范的转移。新出现的经典诠释典范,常常采取的诠释策略就是从经典中最核心的关键字词切入。本文以日本与朝鲜儒者的经典诠释为例,指出日韩儒者从关键字入手,提出新的解释,贯通整部经典以颠覆旧的诠释典范,深具融贯性与说服力,才能造成诠释典范的转移。


以“声训”诠释经典的旧典范,与儒家对语言的态度有其深刻之关系。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3》及《论语·阳货·17》)[42],告诫弟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14》)[43],要求子贡(520~?BCE)“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13》)[44],认为“古者言之不出”,乃是因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22》)[45]。因为孔子深刻认知“言”与“行”之间的落差,“巧言”之结果必是“乱德”(《论语·卫灵公·26》)[46]。所以,他告诫弟子“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21》)[47],他观察别人时“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9》)[48],因为孔子认知“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3》)[49]。从孔子对语言与行为的相应性的重视,我们可以推知:孔子不仅注重语言的“言内之意”,更注重语言的“言外之意”,及其所引起相应行为的“言后之意”。我在此所说的语言的这三个层次,略近于当代语言哲学家索尔(John R. Searle,1932~)所说的locutionary、illocutionary以及perlocutionary的言语内涵。[50]孔子特别注重的是“以言行事的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子贡所谓“驷不及舌”[51],就是指语言具有行事之作用,故必须慎言。


[42]《论语·学而·3》,朱熹:《论语集注》,卷1,收入《四书章句集注》,页62;《论语集注》,卷9,《四书章句集注》,第252页。

[43][44][45]《朱熹:《论语集注》,卷1,收入《四书章句集注》,第68页,第75页,第99页。

[46]朱熹:《论语集注》,卷8,收入《四书章句集注》,第233页。

[47]朱熹:《论语集注》,卷7,收入《四书章句集注》,第214页。

[48]朱熹:《论语集注》,卷3,收入《四书章句集注》,第105页。

[49]朱熹:《论语集注》,卷6,收入《四书章句集注》,第183页。

[50]John R. Searle,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以及John R. Searle,“A Taxonomy of Illocutionary Acts”, in K. Gunderson ed., Language, Mind, and Knowledge (Minneapolis: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1975), pp.344-369。

[51]《论语·颜渊·8》,子贡曾答棘子成曰:“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见朱熹:《论语集注》,卷6,收入《四书章句集注》,第186页);[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曾有“出言自口,骥騄不追”一语,[唐]李善:《文选注》注云:“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今已成惯用俗语。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