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亚儒家经典性之移动与经典诠释典范的转移

作者:黄俊杰  2021-08-12 17:59  新传播    【字号:  

本文探讨东亚儒家传统中的“经典性”,并分析儒家经典诠释典范之协商、转移、理论基础及其诠释策略。本文首先指出儒家传统所见的两种类型的“经典性”:“历史的经典性”与“文化的经典性”,并指出两种“经典性”均有其互相渗透性与可实践性。本文接着分析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史所见的两次典范大转移:第一次是从先秦、汉唐时代的“声训”典范,向南宋陈淳以降的“字义”典范的转移;第二次则是从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典范的转移。新出现的经典诠释典范,常常采取的诠释策略就是从经典中最核心的关键字词切入。本文以日本与朝鲜儒者的经典诠释为例,指出日韩儒者从关键字入手,提出新的解释,贯通整部经典以颠覆旧的诠释典范,深具融贯性与说服力,才能造成诠释典范的转移。


先秦孔门的语言观可以说是“声训”解经典范的理论基础,“声训”所强调的正是“言”与“行”的相应性。伍振勋对于“声训”作为一种指令,曾提出很有启发性的意见:

“仁者,人也”的语句,与其说是以“仁”训“人”,不如说是将“仁”和“人”两个语词并置在一起而形成某种关系,这个关系不是A训B或B训A,而是A等同B:将“仁”和“人”两个语音相同的语词并置,其实是揭示了两者在语言创造之初(语源)原本就是同一的,被命为“人”者,亦等同于被命为“仁”。“仁者,人也”不是在解说字义,而是在“正名”,回到语言创造之初,“仁∕人”的命名,已然赋予“人应该修道以仁”的指令。[52]

伍振勋指出“仁者,人也”的声训意在“正名”,也就是我所说的强调“言”与“行”的相应性。伍振勋先生进一步解释说:

《哀公问政》章似乎可以理解为一篇攸关“大德者必受命”的政治论述,这一论述所提示的行动标的则是修身、事亲、知人、知天四者终始为一,透过“尽伦”以“成己”、“成物”而对天命有所回应,这正是“受命”的基础。在这一论述脉络当中,“仁者,人也”的声训,不在解说字义,而在正名:透过语言本身而发出“人”必须“修道以仁”的行动指令,而这一行动指令则蕴含人当“成己”、“成物”以回应天命的深层旨意。[53]

通过“声训”所进行的经典诠释,代表一种指令,更是一种“以言行事的行为”(illocutionary act)。


[52][53]伍振勋:《从“声训”到“字义”:东亚儒学发展中的“仁说”典范》,《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第187~210页,引文见第195页;引文见第197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