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亚儒家经典性之移动与经典诠释典范的转移

作者:黄俊杰  2021-08-12 17:59  新传播    【字号:  

本文探讨东亚儒家传统中的“经典性”,并分析儒家经典诠释典范之协商、转移、理论基础及其诠释策略。本文首先指出儒家传统所见的两种类型的“经典性”:“历史的经典性”与“文化的经典性”,并指出两种“经典性”均有其互相渗透性与可实践性。本文接着分析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史所见的两次典范大转移:第一次是从先秦、汉唐时代的“声训”典范,向南宋陈淳以降的“字义”典范的转移;第二次则是从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典范的转移。新出现的经典诠释典范,常常采取的诠释策略就是从经典中最核心的关键字词切入。本文以日本与朝鲜儒者的经典诠释为例,指出日韩儒者从关键字入手,提出新的解释,贯通整部经典以颠覆旧的诠释典范,深具融贯性与说服力,才能造成诠释典范的转移。


一、问题的提出

16世纪初,明武宗(在位于1506~1521)正德15(1520)年6月,时年49岁的王守仁(阳明,1472~1529)在正德14年(1519)年平定宁王朱宸濠(?~1521)之乱之后,在江西泰和接到朱子学者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1465~1547)的书函,阳明先生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有以下这一段话:

平生于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1]

阳明先生答书中的这一段话,是他经历贵州龙场3年(1507~1510)居夷处困,从“百死千难”中悟“致良知”[2]之教,决定走自己的思想道路,告别朱子(晦庵,1130~1200)的一段心路历程的表白。从此之后,阳明常起而批判朱子的“旧说”[3]。阳明致罗整庵信中的这一段话,激发我们思考许多问题,例如:奉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的王阳明,自称“仆于晦庵亦有罔及之恩”[4]的王阳明,为什么“不得已”而必须与朱子“背驰”?阳明所说“道”与“学”之公共性如何证成?告别朱子之后的王阳明采取何种策略以重新诠释孔孟经典?阳明的新诠释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之上?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就会触及儒家传统中所谓“经典性”(canonicity)的定义及其移动,以及对经典进行诠释的不同诠释典范之间的冲撞、协商及其转移等现象。

本文为了探讨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经典性”及其移动,并分析儒家经典诠释典范的转移,将从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在东亚儒家传统中“经典性”有哪些类别?“经典性”为何移动?(2)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典范之转移如何可能?本文第二节先分析东亚儒家传统中“历史的经典性”与“文化的经典性”等两种“经典性”及其共同特质。第三节探讨东亚儒家经典的诠释典范之建立及其两大划时代的转变,第四节并分析其诠释策略与实践。第五节提出结论。


[1][明]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收入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第176条,第253页。

[2][明]王阳明:《传习录拾遗》,第10条,收入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第396页。陈立胜认为阳明在正德15年前后正式提出致良知工夫,其说甚是。参看陈立胜:《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第302页。

[3]例如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批评顾东桥来书所说:“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则善恶之机,真妄之辨,不能自觉,任情恣意。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这一段话系“似是而非。盖承沿旧说之弊。”见[明]王阳明:《答顾东桥书》,收入《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第173页。阳明所谓“旧说”,指朱子之学说而言。陈荣捷先生云:“《年谱》系此书于嘉靖四年(1525)九月,是年阳明在越,九月归余姚省墓。《年谱》系南大吉续刻传习录于嘉靖三年(1524),尚在此书之前一年。何以能采录此书?故两者必有一误。”(《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第164页。)

[4][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上册,卷21,外集三,第809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