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亚儒家经典性之移动与经典诠释典范的转移

作者:黄俊杰  2021-08-12 17:59  新传播    【字号:  

本文探讨东亚儒家传统中的“经典性”,并分析儒家经典诠释典范之协商、转移、理论基础及其诠释策略。本文首先指出儒家传统所见的两种类型的“经典性”:“历史的经典性”与“文化的经典性”,并指出两种“经典性”均有其互相渗透性与可实践性。本文接着分析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史所见的两次典范大转移:第一次是从先秦、汉唐时代的“声训”典范,向南宋陈淳以降的“字义”典范的转移;第二次则是从朱熹“理”学向王阳明“心”学典范的转移。新出现的经典诠释典范,常常采取的诠释策略就是从经典中最核心的关键字词切入。本文以日本与朝鲜儒者的经典诠释为例,指出日韩儒者从关键字入手,提出新的解释,贯通整部经典以颠覆旧的诠释典范,深具融贯性与说服力,才能造成诠释典范的转移。


如果说伊藤仁斋的“道”是一种社会学的“道”,那么,荻生徂徕的“道”,就是一种政治学的“道”。我们接着看荻生徂徕如何重新诠释孔子的“道”。徂徕说:

道者,统名也。举礼乐刑政凡先王所建者,合而命之也。非离礼乐刑政别有所谓道者也。如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又如武城弦歌,孔子有牛刀诮,而子游引君子小人学道,可见已。孔安国注:道谓礼乐也。古时言语,汉儒犹不失其传哉?[102]

孔子的“道”,被徂徕重新定义为“礼乐刑政”的“先王之道”。徂徕在解释“先王之道”说:

大抵先王之道在外,其礼与义,皆多以施于人者言之。[……]故先王之教,唯有礼以制心耳。外此而妄作,岂不杜撰乎?[103]

这样的“道”与朱子学中作为“理之所以然”的形上原理的“道”南辕北辙,诚如丸山真男(1914~1996)所说:“徂徕学是朱子学的反命题。[……]朱子学的连续性思维在此已完全解体。”[104]

18世纪朝鲜的丁茶山对“道”字提出以下的说法:

道者,人所由也,自生至死曰道。自生至死曰道,犹自楚至秦曰道。《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如自楚至秦者,其身在道,不可须臾离也。道不远人若此,而张子以气化为道。夫阴阳造化、金木水火土之变动,非吾身之所得由,则岂吾道乎?若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本之《易传》,则是言天道,不是人道,是言易道,不是天道,岂可以吾人率性之道,归之于一阴一阳乎?[105]


[102][日]荻生徂徕:《辨道》,收入《日本伦理汇編》,第6册,古学派部(下),第4條,第14页。

[103][日]荻生徂徕:《辨名》,收入《日本伦理汇編》,第6册,古学派部(下),“恭敬庄慎独”,第4条,第98、99页。

[104]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52年,1972年,第115页。中译文见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74页。

[105]丁茶山:《孟子要义》,收入《定本与犹堂全书》,第7册,第229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